双减政策下 充分发挥村镇文化大院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的建议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1301154
建议人: 刘双
主办单位: 淄博市体育局
答复时间: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背景及问题分析 2021年7月24日,为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双减》中明确说明: 1、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2、拓展课后服务渠道。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教育部门可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直至撤销教师资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3、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教育部门要会同妇联等部门,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村镇儿童现在面临的情况: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各级各类、线上线下校外文化课辅导机构纷纷关闭或者改型。这就导致了原来利用周六周日或者假期上辅导班的这部分学生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同时,在农村和乡镇艺术类的辅导学校或者机构偏少或者无正规办学手续。周六周日或者节假日农村年轻家长多数需要正常上班或者外出打工,孩子的照料基本都压在祖辈身上。受农村活动场所和祖辈文化程度及家庭条件制约,多数孩子完成基本的作业后,剩余的时间基本都是放在了电视和手机上。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会朝着更加不利的方向偏移。 作者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充分了解村镇文化大院的已有设施设备和其中管理人员及参与人员的情况,参考长者食堂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利用各村镇的文化大院或者新时代文明时间站等设施设备建设儿童学堂,让附近的孩童在周六周日或者假期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同时也方便家庭对孩子的照料,让其成为《双减》政策下好的有益补充,充分了解村镇文化大院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施设备和管理及参与人员情况,与儿童的空余时间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建议 建议: 1、各村的文体活动中心增设部分适合儿童活动的器械,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毽子,铁环等让孩子们既感兴趣又有固定的场所活动。 2、各村镇的老人,很多都有一技之长,如:绘画、写字、棋艺、器乐、编织、传统的木匠、铁匠等,甚至已有的非遗传承等,发挥这些老人的志愿者优势,开设不同的课堂,让部分出现空档的技艺有所传承,从培养儿童的兴趣入手,让儿童学有所获。 3、各村镇统一老人志愿者和新时代文明中心实践站的管理人员,周六周日包括节假日,成立看护队伍,发挥环境优势和人员优势,以老带小,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学。 4、费用问题,以志愿为主,也可以适当收取部分耗材费用,由各村镇文化大院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