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稿解读|《淄博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 ||
---|---|---|---|
索引号: | 113703000042241678/2022-5235882 | 文号: | 无文号 |
发文日期: | 2022-04-22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体育局 |
一、《规划》编制情况
2021年初,市政府将《淄博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列为2021年淄博市重大行政决策。2月,制定《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方案。在总结评估“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启动《规划》编制工作。4月至9月,局班子成员根据分工,牵头开展专题调研,征求区县、企业等意见建议,并分口对接省体育局各有关处室,结合省体育局“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确定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任务目标,基本形成“十四五”时期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10月,经集中研究,完成《规划》草案。11月2日,向市委宣传部等40个部门单位、区县(功能区)征求意见建议;11月4日,分别在市政府和市体育局官方网站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市体育局根据实际情况,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采纳,并对《规划》内容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前《规划》。
二、《规划》编制依据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山东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十四五”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牵头编制了《规划》。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确立“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规划》确立,到2025年,全面建成与淄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体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二)明确具体指标任务
结合我市体育工作实际,《规划》共确定了13项指标任务。包括: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达到4个以上;巴黎奥运会争取奖牌,亚运会、15届全运会金牌奖牌贡献率全省前列,25届省运会保持全省前列;体育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6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2.0%;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2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14个,省级及以上体育服务综合体8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个;新建体育展览馆1个;实现体育数字化、信息化。
(三)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一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推进健康淄博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服务供给,完善全民健身组织服务体系,提升科学健身服务指导水平。
二是坚持“奥运争光”计划,增强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完成重大体育赛事任务,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创新科学训练方式方法,坚持夺标、育人并举,健全“反兴奋剂”工作治理体系。
三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量。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产业,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做大做强体育用品制造业,深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体育营商环境。
四是深化体教融合,厚植体育后备人才根基。建立健全“体教融合”机制,加强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改革。
五是发挥体育文化多元价值,提升体育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大力弘扬新时代体育精神,传承发展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体育精神文化产品,加强体育交流合作。
六是推进体育改革,增强体育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体育数字化改革,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深化体育“放管服”改革。
七是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和安全生产,为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坚持依法治体,筑牢体育领域安全生产防线。
四、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未来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要素保障,强化人才支撑,加强规划监督执行,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民满意的体育”,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努力开创淄博体育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