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通背拳》
索引号: 113703000042241678/2020-191110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04-02 发布机构: 淄博市体育局

《通背拳》

发布日期:2020-04-02
  • 字号:
  • |
  • 打印

     《通背拳》201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2016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背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优秀的拳种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有白猿者传。历经秦汉三国,五代十国,有后周将领韩通在宋初年间传入河南嵩山少林寺。明末清初由河北旧州少林寺的“光亮法师”传于民间。扎根在淄博地区的通背拳是在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尹海滨等兄弟三人传授的。尹海滨等三人为京城万仙洞三圣镖局的著名镖师,清宣统三年,三人来到山东淄川大荒地“北大井煤矿”以传授通背拳术谋生,三人各设武场,尹海滨在淄川洪山杜坡山村东关帝庙。在此学艺的有沈宜之等人。

       通背拳包括:基本功、徒手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实战技术、硬功功法。基本功包括手型手法、操腰法、步型腿法、八大架势、十趟腿。通背拳以其伸臂动作要求力由背发,两背贯通而得名,练习行进中身法多以拧身合膀,斜身跃步形式出现,主要目的是躲闪防守,重在出奇制胜,是区别于其他通背拳最鲜明特征之一。

     通背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完整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